2021-08-21 11:17:02
广州沙发翻新,广州沙发维修,广州真皮沙发翻新,广州沙发换真皮,广州沙发定制 http://www.gzrxsfc.com
“春风得意需低调,否则容易乐极生悲。”对于这样的警世之言,一向眼高于顶,唯我独尊的美国,显然是不会在意。在美国看来,怀揣枪炮、背着核弹,脚踏航母,头顶还飞着五代战机。
更重要的是,身后轰隆隆的印钞机,让美元如同汪洋大海一般席卷全球。如此实力,哪里还需要低调?一年一度的G7峰会、北约峰会重要吗?毋庸置疑!然而,拜登一来,直接喧宾夺主,将两场重要的国际峰会开成了针对中俄的“吐槽大会”。
一时间,美国成了两场峰会的焦点,而拜登更是风光无限。然而,正所谓“乐极之时,便是生悲之际”。还没等拜登从“号令天下,唯我独尊”的美妙滋味中回味过来,接踵而至的打击竟然令拜登措手不及。
姑且不谈“拜普会”全程尴尬、伊朗大选结果如何让美国“坐立不安”。就谈谈近日,美国左派,也就是以民主党为主的“进步派”内部也开始分裂了。到底怎么回事?在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对华战略“很为难”,拜登更是进退两难
在美国,我们都知道有两大派系,分别是共和党代表的右派,也被称为保守派。而民主党主要被划归为左派,也就是所谓的“进步派”、“改革派”。但是,在民主党所代表的“左派”中,其实还分为两大派系。分别是“稳健派”与“激进派”。
在拜登上台以后,对华战略其实采取的主要是“3C战略”,即强调“有效的竞争”、“有必要的对抗”以及“在符合美国利益的大前提下展开合作”。其中,所谓的“有效竞争”,更多的是强调更理性竞争,而不是失控的、无所不用其极的竞争。
在竞争的基础上,除非有必要,才会升级到“有必要的对抗”。最后强调的是符合美国利益为优先前提的合作。但如今的情况是什么呢?美国将“有效竞争”排在了最后,合作更是无所提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与中国展开“对抗”上了。这一点,确实符合美国“激进派”与保守派的立场。
在“激进派”看来,美国要“回归”,就要“立威”。而中国毫无疑问,是美国立威的“最佳对象”。而在以共和党为首的美国保守派看来,中国就是历史上第五个以“老二”身份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国家。在美国短暂的200多年历史里,应付这些“老二”的办法就一个,把对方给收拾掉,以此捍卫身为“世界老大”的威严,确保享受更多的利益。
结果,左派中的“激进派”与右派“保守派”不谋而合。可伴随着美国玩得越来越过分,“稳健派”终于坐不住了,决定要给“头脑发热”、失去理性的美国降降温,并提醒拜登合作比对抗重要。
7月7日,超过40个美国进步团体联名致信拜登当局,呼吁美国在气候问题上要与中国展开合作。面对这份声明,拜登却有些进退两难了。
合作才能救美国于水深火热,对抗会令美国经济深陷“泥泞”
看到这份“联名信”所呼吁的内容,很多国人感到不可思议。以当下中美之间紧张的关系,就算是展开合作谈判,怎么扯上气候问题呢?像是经济问题、贸易问题、科技“卡脖子”问题、外交问题等等,这当中哪一个不比气候问题来得重要?
但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就是这里。展开气候合作,更像是“抛砖引玉”,有利于修复中美之间的沟通渠道,慢慢恢复双方之间破裂的关系与信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一点点谈、一点点推进中美关系的修复。
可问题是,美国不是在搞对抗吗?怎么突然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而且,美国突然冒出来的40个进步团体,他们到底是联名向拜登施压,还是得到了拜登的授意,让他们通过此举,试探美国国内的态度以及中方的态度呢?
其实不难理解,当下的美国因为“美元泛滥成灾”,通胀令物价一涨再涨,而美国现在是真的有求中国帮忙3件事。
第一件事,拜托中国撤销“惩罚性关税”,这样一来拜登才能有机会也跟着“撤销关税”。这样做,不仅能降低美国人购买中国产品的成本,同时还有利于增加美国对华出口,盘活美国的经济。
第二件事,美债最近不太“香”,大家都在急着“抛”。尤其俄罗斯,干脆“清空”美元资产,表明自己的态度:“爷,不陪你玩了。”
这时日本“小弟”挺身而出,摇身一变接盘侠。可接着、接着,发现有点扛不住了,赶忙向美国求助“大哥,小弟这身板,快撑不住了。”
美联储也有点急,心想:“我是负责印‘破烂’的,不是收‘破烂’的。”哦,错了。美元再如何“泛滥”,毕竟都是全球货币,还真的不容易贬值到与“破烂”一个价。
现实问题摆在了美国和拜登的面前,怎么办?
问题想要一直“拖着”,显然是拖不下去了,得拿个主意。美国连续四次联系中国,想约个“饭局”,好好叙叙旧、聊聊感情,顺便“帮帮忙”。
中国作为美债第二大国,尤其疫情后经济恢复速度那叫个“一骑绝尘”。只能靠中国,中国别再“抛啦”,帮忙买点吧。这是美国,有求于中国的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国以加大基础建设,从全球采购来推动外循环的模式,几乎以一己之力来挽救全球经济。更是加大美债购买,助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水深火热”的处境。整个过程,中国不计成本。
结果,上演的却是“农夫与蛇”的剧情。更可气的是,中国救活了美国的经济,美国却根本不领情,甚至不想扮演“蛇”了,反而要当“农夫”,对我国施加极限打压。从“贸易战”,一路延伸到“科技战”、“舆论战”、“外交战”、“粮食战”、“基建战”等等。这样的美国,中国“不救”,所以这次面对疫情,中国采取“内外双循环”战略。
美国吃不消了,期盼着中国能够出手,重新拉动全球经济。不然的话,单靠“印钞”,美国最后也只能把自己“淹个半死不活”。中国很重要,“稳健派”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要求拜登需要重新纠正对中国的战略。以“合作为主”,竞争为辅,尽量避免不重要的对抗。
为的,是把眼前这一关迈过去。不然,明年众议院议长大选,民主党“要悬了”。这一刻,其实不少美国人意识到,没有中国相助,美国只能挣扎在经济停滞与严重通胀的“泥泞”中,脱不开身。
中国连续迎来3个好消息,阿富汗送上“神助攻”
美国在哭泣,拜登在纠结,民主与共和两党就基建法案吵来吵去,如今民主党左派中的“稳健派”公然表明态度,与左派“激进派”、右派保守派唱起了“对头戏”。美国是“真忙啊”,但没干一件正经事。
反观中国,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接连迎来3个好消息,阿富汗更是送上了“神助攻”。看得美国那叫个苦涩又无奈,心都在流泪。
第一个好消息,匈牙利外长访华,与中国坦诚合作、达成共识,双方亲密如兄弟。
5月31日,匈牙利外长西亚尔托访华,不仅进口中国新冠疫苗,并且与中国展开疫苗生产合作,在匈牙利国内灌装、生产中国国药疫苗,以满足匈牙利自身的需求。同时,西亚尔托表明立场,认为欧盟叫停“中欧投资协定”的决定是错的,并不符合欧洲的利益,也不符合中东欧与匈牙利的利益。
不只如此,在6月4日时,匈牙利直接动用“一票否决权”否定了欧盟对华发布虚假的“涉政联合声明”。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痛斥“联合声明”毫无政治意义,只会让欧盟的外交关系更像是“纸老虎”,换来国际社会的嘲笑。
毫无疑问,匈牙利以实际行动,硬扛欧盟的压力,捍卫了中国这个朋友的利益。难怪不少国人,习惯将匈牙利称为“欧洲巴铁”。果然,关键时刻,中匈关系就是这样“铁”。你有难,我相助。我的声誉,你捍卫。兄弟之情,不分彼此,互相扶持,真诚相待。这就是中匈关系,这就是欧洲的“巴铁”。
第二个好消息,那就是德、法公开支持“中欧投资协定”,表态会坚持维护多边主义,促进中欧双方的合作与发展。
7月5日,中国、法国、德国三国领导人举行视频会议。德、法两国不仅在“中欧投资协定”上亮明积极态度,同时还约定了3个月内举行第二次视频峰会,并希望未来能加深经贸、人文、数字化等多领域合作。
上个月,拜登刚刚参加完G7峰会和北约峰会,随后又出访欧洲。如今看来,拜登算是“白忙活”了。至于拜登一厢情愿地以为“美国回来了”,如今看来美国确实回来了,可美国这群欧洲小兄弟早已经不把美国当“老大”了。“回来的只是美国的人,而不是美国的地位与身份。”美国回来了,但强大的美国却再也回不来了。
第三个好消息,阿富汗送上“神助攻”。
7月9日,苏海尔·沙欣在7日接受采访时,突然对中国发出邀请。希望中国能投资阿富汗,参与到阿富汗的战后重建中。或许是担心中方顾虑人员在阿富汗的安全,发言人苏海尔还给出承诺,不允许任何人在阿富汗的土地上,伤害中国人和实体机构。
同时,苏海尔一再强调,中国一直都是友好的国家,中方若能来阿富汗投资,对阿富汗非常重要,而且完全能保证中方人员和实体的安全。毫无疑问,无论阿富汗未来究竟是阿富汗当局,还是塔利班获胜,阿富汗都将欢迎中国。
与中国受到阿富汗的欢迎不同,美国却在灰溜溜地“撤军”。预计,在9月11日前,完成最后的撤军。这一次撤走,恐怕难以再回来。可以说,阿富汗送上的这记“神助攻”,可谓是“啪啪啪”地打脸某个自诩“全球我最大”的国家。至于拜登,似乎在慢慢习惯。
那么,中美未来关系会改变吗?
答案是,竞争、对抗还会继续持续下去,直到美国彻底认清现实。那时,美国才可能学会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与中国展开真诚实意的谈判。在那之前,不磨灭掉美国仅剩的“娇气”与“傲气”,美国就不会服气。所以,没有那么多侥幸,硬碰硬,看谁先扛不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