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深汕深度协作 谱写侨乡发展新篇

2021-09-06 18:00:31

布谷医生

  东风再起,未来已来。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当前,华侨试验区正充分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投资兴业提供优质便捷服务,为四海英才“归谷”圆梦搭桥筑巢,为心系桑梓的华侨华人构筑精神家园,全力做好新时代“侨”文章,推动深汕深度协作走深走实,谱写发展新篇。

  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给予汕头、华侨试验区一系列重磅支持政策,让华侨试验区接连迎来大发展机遇。东方风来,华侨试验区蓄势待发——总面积1400亩的深圳汕头协同创新科技园在东海岸新城溪湾“腾空而起”,园区规划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区、产学研基地、企业孵化器、金融商务区、总部商务区、配套生活服务区等功能单元,并将目光瞄准深圳的优质企业,重点引进深圳的大型国企、民企和高新技术企业。

  建设深圳汕头协同创新科技园,是华侨试验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推动深汕深度协作做细做实、落地见效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学习深圳创新发展先进经验,对接深圳创新资源和承接深圳产业转移,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助力华侨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目前,首期50亩产业用地已成功出让,深圳汕头商会将汇集深圳一批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共同打造一个现代化科技产业园。

  在招商引资方面,华侨试验区已引进了宝能集团、臻和科技、腾讯教育科技等一批来自深圳的优质企业,目前华侨试验区正与平安、招商蛇口、华侨城、深投控等公司开展专项对接,并加快推进珠港新城综合开发项目、东海岸滨海文旅项目、腾讯在线教育等项目的落地。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动深汕深度协作,华侨试验区不仅从产业规划、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还有点位上的精准对接。

  今年3月20日,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和深圳前海管理局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政策互鉴、产业联动、港澳侨合作、文化交流、干部交流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前海和华侨试验区同属国家级发展平台,服务国家战略是双方的共同使命,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双方的共同基因,对接港澳侨资源是双方的共同优势。无疑,通过合作,华侨试验区能更多地学习借鉴深圳前海的先进经验、对接高端资源、借力加快发展,并为前海的发展提供助力和新的空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深圳国贸中心的深圳汕头协同创新交流中心,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投入使用,成为汕头对接深圳资源,开展招商、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载体。

  这一系列项目的落地,真正体现了特区效率、特区速度,也体现了华侨试验区在推动深汕深度协作上,致力使协作范围更加广泛、协作方式更加紧密、协作成果务实高效。

  汕头要融入“双区”建设,推进与深圳的深度协作,“关键一招”是用扎实的举措打好“侨牌”。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侨”和“文化”为特色的国家级发展平台,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凝聚侨心侨智侨力,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既是华侨试验区面临的课题,也是华侨试验区应有的担当。

  当前,华侨试验区正规划建设占地约1平方公里的华侨产业园,大力引进优质华侨产业项目,打造华侨产业发展聚集区。积极对接联系知名侨商侨企、侨团商会,深入开展合作洽谈,推动侨商总部等项目尽早落地建设。借助国际海缆汕头登陆站优势,加快推动设立汕头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搭建与华侨沟通联系和产业发展的快速链接平台。

  扎实推进聚侨引侨服务平台建设的同时,华侨试验区高起点出台一批涉侨便利政策。加快推进《汕头经济特区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条例》立法相关工作,争取为华侨华人在华侨试验区投资兴业提供便利与支持;坚持以侨引商,制订华侨产业投资项目扶持政策,吸引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回汕投资创业。

  与此同时,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开展面向海外的华文在线教育试点,探索海外华文教育创新发展“汕头路径”。抓住深汕深度协作的契机,学习借鉴深圳前海在服务华侨华人、港澳高层次人才方面的做法,立足华侨试验区实际,为侨胞及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和生活提供便利化措施,推进港澳侨工作走深走实。

(文章来源:汕头日报)

文章来源:汕头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橡果资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