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好心给他点烟,却吓得躲进卫生间,如何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

2021-10-04 13:51:02

杭州画室 http://www.tianmuhuashi.com/

吴峰是一年前那场大火的幸存者,大难不死的吴峰之后似乎就变得胆小了许多,很多时候都喜欢一个人独处。那天,吴峰站在公司走廊上,新同事顺手递给他一根烟,并礼貌地打算替吴峰点上。簇拥的火苗子在吴峰眼前跳动,他发出一声尖叫,抱着头逃窜似地躲进了卫生间。

事后,家人带同吴峰前往医院心理精神科做检查。问诊过程发现,吴峰虽然幸运逃过了那次火灾,但火灾造成的心理阴影没有随着时间而消除,只要吴峰接触到跟“火”有关的物品,明知道不存在危险性,也都会勾起他内心的恐惧。医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相似场景的刺激,会打开患者的记忆闸门,让患者再一次经历痛苦

生活难免会有意外,但随着时间流逝,伤痛会逐渐减轻,最后不会再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是,患者把所有伤痛的记忆都封存在大脑中,任何来自于相似场景的外界刺激,都会让患者记忆闸门打开,让患者再一次经历当时的痛苦。“心灵之伤”没有得到康复,患者就容易产生逃避心态,拒绝与任何相关的场景接触。

天王郭富城为了出演《柔道龙虎榜》,苦练了两个月的柔道,拍摄期间完全亲自上阵。没想到拍摄过程出现失误,郭天王被扔在水泥地上,导致肺膜和骨膜受伤。康复之后的郭天王就对柔道产生了恐惧心理,表示自己不想再练习柔道。郭天王的这种情况,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的一种行为表现。

创伤后应激障碍不要等待自愈,否则病程延长会导致治疗难度加大

一般的认知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出现是历经大事件,但随着心理健康研究深入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出现与患者的个人承受能力有关,一些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如:婚变、失业等,也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打击,让其陷入痛苦的回忆中难以自拔。

创伤后应激障碍要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不要抱着“等待自愈”的心态,病程延长,就好比伤口感染一样,患者会一遍又一遍沦陷在痛苦的记忆中,给后期治疗加大难度。

引导患者学会整理自己的思维方式,换个积极的态度看不良事件

要帮助患者走出伤痛的世界,那么就需要系统化的心理治疗介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来帮助患者重建认知,不要让患者永远活在痛苦的回忆中,要学会整理自己的思维方式,换个积极的态度看待不良事件的发生。要切断患者的痛苦根源,需要借助于暴露疗法,要求患者不断地、详细地描述创伤事件的相关过程。让患者把深藏在内心的伤口敞开出来,让所有躲在心灵深处的负面情绪都得以宣泄,鼓励患者不再回避,坦然接受过去发生的事情。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不要因为过去的悲伤事件而困扰当下的生活,学会向前看,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开始新生活。

专家介绍:陈晓刚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昭德心理原创,禁止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橡果资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