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7 18:05:02
【环球网报道记者张晓雅】想集中精力对付中国?美国总统拜登的如意算盘落空了。目睹塔利班重新掌控阿富汗、美国仓惶撤馆,国际媒体对阿富汗政局突变做出了新的解读和判断。
“阿富汗危机阻碍了拜登(将目光)聚焦于中国的努力。”《日经亚洲评论》16日以此为题发文称,阿富汗紧张局势持续升级之际,白宫面临的批评声也不断加剧,与此同时,“美国总统拜登将外交政策重点放在中国上的努力陷入混乱。”
“震惊”——面对塔利班持续攻占城市、阿富汗政府军迅速溃败,华盛顿和西方国家不少观察人士表达了这样的感受。
报道说,随着塔利班“进军”喀布尔、阿总统加尼逃往国外的消息传出,千里之外的美国也迅速行动:拜登和哈里斯与其国家安全团队召开视频会议进行紧急会谈。出席会议的有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等。有白宫官员透露,他们讨论了喀布尔的安全局势、在阿美外交人员及其家属的撤离等。
一边,20年耗费巨额却仍令阿政府无力抵抗,拜登政府正面临对阿政策质疑并努力收拾残局;另一边,报道提到,有分析人士认为,“政治日程”可能是拜登考虑的另一个因素——随着2022年11月中期选举的临近,从政治角度来看,现在面对不可避免的混乱似乎比明年更好。
报道说,当拜登政府宣布从阿富汗撤军时,他说他正结束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战争,并将注意力转向对抗中国和抗击疫情。
然而,拜登的计划落空了。
报道援引华盛顿智库“美国和平研究所”高级专家阿斯芬迪亚尔·米尔的话说:“目前,大国间的竞争不在近期议程上。”“拜登必须就美国的信誉问题建立一个新的精英共识。他的外交政策团队希望把重点放在中国和大国竞争上。他们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如何遏制中国。然而,相反的情况发生了。他们现在将被迫去管(阿富汗)。”
“有分析人士警告说,当拜登于12月9日和10日举办‘民主峰会’之际,一场美中危机可能会在年底前成为现实。”
白宫日前宣布,拜登总统将在12月9日至10日举行线上虚拟的“民主峰会”,大约一年后将举行第二次面对面峰会。峰会的三大主题是“反对独裁主义、打击腐败和促进尊重人权”。媒体的评论普遍认为,这是拜登政府遏制中国的新招。与此同时,台湾参会与否也成为热炒的话题。台民进党当局对参加“民主峰会”的前景很是兴奋,亲绿台媒还普遍提及,布林肯曾对众议院外委会的听证会表示,将邀请台湾参加峰会。
对拜登政府遏制中国的新招,《日经亚洲评论》文章结尾部分提到,《环球时报》社评称,“我们多次警告,如果美台勾连越线,解放军战机将飞越台湾岛,这是一项极具震撼力也有很强现实可操作性的措施,它将明确无误地宣告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压倒美台的各种文字游戏和阴谋诡计。”
该报认为,不过,在这场阿富汗危机下,美国很可能已自顾不暇。
延伸阅读:
阿富汗总统逃往第三国塔利班正接掌政权变天对中国有何影响?
在世界惊愕的目光中,阿富汗政权变天。
刚刚,多家外媒报道称,阿富汗总统加尼已经同意辞职,并与副总统一道离开阿富汗前往第三国。
大势已去!塔利班即将成为这个国家新的执政者。
目前阿富汗现政府正在与塔利班代表谈判如何完成政权的交接。根据各方信息,双方将成立过渡政府,向塔利班和平移交权力。这对多灾多难的阿富汗人民来说,算是一种代价较小的方式。
从美国和北约开始撤军到现在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阿富汗形势变化之快出乎美国和西方的最悲观估计。
英国保守党议员托比亚斯·埃尔伍德称:“这完全是对西方的羞辱。我们组建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议、技术最先进的联盟,但我们却被一支配备ak47和火箭筒的叛乱分子打败了。”
“这将是本世纪以来西方球队打进的最大的乌龙球。”
01
塔利班此前的行动可以用势如破竹形容,短短一周以内连续攻占了十余座省会城市。在拿下楠格哈尔省省会贾拉拉巴德后,阿富汗塔利班战士“从四面八方”进入首都喀布尔,几乎没有遇到抵抗。
据两名美国军方官员透露,美国大使馆人员加紧销毁敏感资料和文件,屋顶升起一缕缕烟雾。美国外交官则乘坐直升机从大使馆撤往喀布尔机场,美国记者称这是“对拜登政府极为羞辱的一幕”。
仅一个多小时以后,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阿富汗代理内政部长阿卜杜勒·萨塔尔·米尔扎夸勒承诺,将向塔利班和平移交权力。
一名塔利班领导人在多哈表示,塔利班命令其武装人员克制,允许任何想要离开的人通过安全通道,并要求妇女前往保护区。塔利班武装人员还被命令守在喀布尔的所有入口。
一名塔利班官员对路透社表示:“我们不希望在我们接管时,有任何一名无辜的阿富汗平民受伤或死亡。”
这位官员呼吁阿富汗军队停止交火,并允许所有平民和外国人安全离开喀布尔。他还指出,塔利班还没有在喀布尔杀害或伤害任何人。
塔利班发言人要求因恐惧而想离开阿富汗的平民留在阿富汗。塔利班“无意报复政府和军事人员,所有为国家服务的人都将被原谅”。
美国总统拜登此前两次向阿富汗增派士兵,但他表示不会违背自己结束阿富汗战争的竞选承诺,“如果阿富汗军队不能或不会保住自己的国家,那么美国再驻军一年或五年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俄罗斯外交部官员扎米尔·卡布洛夫此前表示,随着塔利班完成对阿富汗的军事接管,俄罗斯正与其他国家合作,就阿富汗问题召开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
卡布洛夫还表示,莫斯科不打算撤离其大使馆,称塔利班已向俄罗斯和其他国家提供了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安全保证,但他没有透露这些国家的名字。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用数周时间将塔利班从喀布尔赶跑;2021年,历时一周多的全面攻势,阿富汗重回喀布尔。
历史上,阿富汗见证了多少帝国的东升与西落,未来,这个饱经风霜的国家又将往何处去?“补壹刀”与多位专家做了探讨。
02
为何塔利班动作如此之快,超出许多人预料?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龙兴春告诉“补壹刀”,阿富汗政府军虽然人数众多、装备精良,但是本质上是美国政府的雇佣军,财政完全靠美国支持,政府军人拿钱打仗养家糊口,缺乏广泛的民意基础。
美国老板一走,政府军也就失去了士气和战斗力,不会去跟塔利班拼命。
尽管欧盟北约都在呼吁不要武力夺权,但缺乏有效约束塔利班的手段,美国之前一直在跟塔利班谈判。
而拜登政府为了集中精力对付中国急于在阿富汗收手,在没有达成和平协议的情况下就跑了。
撤走之前,美国应该已经预计到了阿富汗政府支撑不下去的可能性。但也没有想到形势发展得如此迅速。
塔利班掌权后,阿富汗会变成什么样?
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彪告诉“补壹刀”,此前外界对塔利班的一个重要指责是担心它造成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但是这次塔利班基本上没有给外界留下什么口实。
在攻城掠地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大规模灾难比如虐杀俘虏,强奸妇女之类的事情。外界有一些零星的指控,但是都被塔利班否认了,没有什么实锤。
另外美国在使馆人员撤离的过程中,警告塔利班不准袭击美国的目标,塔利班应该也会配合。
从表现来看,塔利班在有意识地变得比以前更加温和,但它掌权以后这种温和能否延续以及具体会做到什么程度,还不能完全根据目前的表现来判断。
塔利班组建政权最根本的意识形态基础就是要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酋长国”,所以原有的一系列政策主张基本上不会大幅修正。甚至有个别塔利班成员在接受采访时曾表态,未来在阿富汗会实行伊斯兰教法,还会向全世界推广。
但是,也要看到,经过20多年的制裁和发展,塔利班这一次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灵活性和非常实用主义的一面,这不管是在对内部的少数民族还是在对外交往中都有体现。
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认为,塔利班会在接下来的政局中占主导地位,各种宗教势力就政府架构怎么安排是后边的事情,但是塔利班的主张一定会贯穿其中。
李海东认为,阿富汗是把中亚和南亚联系在一起的纽点,塔利班主导下的阿富汗会成为中亚地区对印度很重要的牵制力量,印度要在这个地区有更富野心的动作也会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来讲塔利班主导下的阿富汗不仅是美国的大溃败,也是印度的大溃败。
龙兴春认为,未来阿富汗将部分回到“9·11”之前的状态,塔利班重新在阿富汗掌权,但其政策比过去会有所改变,灵活性会提高,从塔利班之前对印度、美国、中国的态度可以看出,背后可能有高人指点,目的是让国际社会能够容忍甚至承认它。
03
如何评价美国在阿富汗的20年,未来美国将保留怎样的存在?
朱永彪认为,美国的想法就是铁了心甩包袱,但另一方面又想保留一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保留它在阿富汗长期经营的基础,比如特种部队、情报系统等等。
拜登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要迅速从阿富汗抽身,至于它此前希望保留的影响力,可以说有的话是锦上添花,没有也无所谓。
李海东认为,阿富汗局势发展到今天,有一点很清楚,美国人的目标远没有达成,“9·11”之后,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号进入阿富汗,花了几周时间把塔利班赶走。20年后,美国走了,塔利班又火速回来了。
这种对比说明美国在阿富汗彻头彻尾的失败。拜登很不幸,疫情让他焦头烂额,阿富汗大溃败这个标签也贴到他头上,被叫做“拜登大溃败”。
虽说大溃败是前任埋下的恶果,但是在当下美国两党政治对立的情况下,这笔账肯定会算到拜登头上,他想甩也甩不掉了。
看美国政坛的历史,包括福特、卡特在内,跟撤兵沾上边的政治“下场”都不太好,我们现在可以预测拜登有90%的概率也就干一届,阿富汗大溃败对美国政治的影响是震撼性的。
李海东认为,美国现在经常用“战略收缩”,这个词有很大的欺骗性,美国是在部分区域收缩,而加大对中国周边一些地方尤其是西太平洋的力量投放。
从另一方面看,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犯了很大的错误,造成巨大的混乱,现在又想到亚太地区再挖一个坑。
搞一段时间破坏再灰溜溜走人,从越南、伊拉克再到阿富汗,这是美国外交历史的循环,现在还想在西太平洋地区这样搞,这也说明美国确实恰如美国知名学者罗伯特·卡根所说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危险国家。
对中国来说,一个塔利班的阿富汗意味着什么?
近来,一些西方媒体连篇累牍地炒作所谓“阿富汗局势让中国尴尬”“中国要填补阿富汗真空”,朱永彪告诉“补壹刀”,西方媒体实际上是在给中国挖坑。夸大阿富汗问题给中国带来的紧迫感,提高中国对它的关注度。
阿富汗如果陷入长期的动荡,首先是美国的烂摊子,其次是阿富汗周边国家的烂摊子,再次才是对我们的影响。而且也还要看事态的发展,如果塔利班迅速稳定局势,实现平稳过渡,极端组织将会受到约束。
即便局势无法短期内稳定,美国人也应该比中国人紧张得多才对。
朱永彪认为,对于整个地区来说,无论谁掌权,只要不是一个混乱、极端的阿富汗,都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即使在一个偏保守改良的“伊斯兰酋长国”治下,只要能够保持稳定并寻求经济发展,地区的互联互通、跨地区的合作项目都有可能正常实现。
李海东认为,现在看来,中国的选择是所有大国中最智慧的,我们一直坚持别国内政让别国自己去决定。
我们对阿富汗问题的态度建立在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而美国则建立在对别国内政的干涉上,最终不仅付出惨重代价,国际声望也严重受损。
拜登现在口口声声阿富汗的事情让阿富汗人民决定,实际上最终也回到中国的逻辑上来。现在阿富汗内部不同的派别对中国的欣赏都强于美国。美国等于跟失败者建立了联盟,而中方在不干涉内政基础跟各派别交流,这个策略在未来长期有效。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会见塔利班希望阿塔推动阿和平和解进程尽早取得实质性成果,自主建立符合阿富汗自身国情、广泛包容的政治架构。希望阿塔同“东伊运”等一切恐怖组织彻底划清界限,予以坚决有效打击,为地区安全稳定及发展合作扫除障碍。
龙兴春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对未来阿富汗政府的主要期望,塔利班成为执政者后,行为或转变得更负责任,阿富汗对内对外发展也都离不开中国。
中国与阿富汗只有70公里的边界,都是高原地区,中国在阿富汗没有那么大的利益,未来也是以外交与经济援助为主。中国不会去填补什么“真空”,不会介入阿富汗内部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