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4 23:26:56
你是否羡慕烧烤火锅随意吃的人?
你是否也想拥有吃不胖体质?
王老吉吉葆新零售系列三件套,
帮您彻底解除烦恼!
01
20天,大妈变少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1828茶饮店遭加盟商集体控诉之后,王老吉又因为产品虚假宣传引发了舆论风波。
此次卷入舆论漩涡的是王老吉吉宝“清养益”系列产品,被指虚假宣传。这个系列也称王老吉吉葆新零售,标榜为王老吉新零售项目,属于“广药大健康产品”。
具体来看,其旗下有三款产品,包括王老吉清养益、吉葆徘油宝、吉葆幸福燃,均主打减肥养生牌,号称具有“通宿便、调肝胆、补肾阳、养血液”等功效。
一句“虚假宣传”可能让大家感受不到这些产品到底有多奇葩,让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原广告语——
1号产品清养益,主攻排毒祛痰湿,可以有效排出体内痰湿毒素,体重减少。
2号产品徘油宝,主攻隔油排油,隔绝脂肪吸收,巩固瘦身结果,专门大餐急救。
3号产品幸福燃,主攻以脂燃脂,不节食,正常吃肉正常用餐。
还有商家晒出了“亲测有效”的用户反馈,不节食、不运动,大妈也能变少女!
这也就意味着,有了这款产品,大口吃肉,居然也能掉肉了!看到这里,是不是也有消费者表示蠢蠢欲动、想要赶紧剁手了?
显然,这就是教科书级别的“虚假宣传”。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
别说普通食品了,连保健品都不具备这么强大的功效!
而这种功效强大、价值不菲的保健品,原始却是白菜价!
据记者调查,该产品市场零售价格高达316元/盒,而出厂价仅有14元/盒。
相关知情人士透露“王老吉清养益相关产品一单是200多万,我们给到的价格是一盒14块左右,其中包含包装、原料加工费等。”
02
割的,并不是消费者的韭菜
当然,大家会感到迷惑。为啥王老吉一个正正经经的历史名牌,会推出这么乱七八糟的产品呢?
答案就在于品牌授权。当年广药集团以13.89亿元将王老吉420项等商标专用权系列授权白云山使用之后,市场上便出现了大量打着“王老吉”品牌旗号的授权产品。
这些产品的运作手法是项目操盘手找到品牌方获得品牌授权,然后找代加工厂商进行贴牌生产,再效法微商打造一套多级分销系统,通过社交裂变的方式分发赚取层层收益。
除了“清养益”所属的王老吉吉葆新零售之外,市面上还出现了王老吉哔嗨啤项目、王老吉悠悠瘦新零售、王老吉吉悠新零售等各色各样的品牌。
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年来作为“凉茶领导者”的王老吉不再“专一”,推出了形形色色、甚至是花里胡哨的产品。
包括啤酒、清味乐、虫草饮、大红杞枸杞饮料、桂花酸梅汤、藕汁、诺丽果饮品等饮料产品,另外还有润喉糖、龟苓膏、川贝味枇杷糖等零食产品,甚至还涉足保健品、日化领域.......
而这些产品,根本不是王老吉生产的,大部分属于彻头彻尾的贴牌代工产品。比如前述清养益品牌,根据产品生产信息显示,该款产品的生产商为和宜佳(广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和宜佳公司是一家专注于OEM贴牌代加工的企业,2020年因违反《食品安全法》,两次被相关部门处罚。
这些完全不知道是谁生产的产品,却能打着“王老吉”的旗号,利用消费者对这一品牌的信任,招摇撞骗、虚假宣传。
不过,这些授权品牌主要割的还不是消费者韭菜,而是代理商的韭菜。
它们的主要目标不是把产品卖给消费者,而是以产品为噱头,吸引大量的代理商进场接盘,然后这些代理商不断地发展下线,下线再发展下线.......
如此,形成一个庞大的微商军团。
比如王老吉清养益项目,分为VIP、县代、区代、市代、省代、大区业务部六个级别。其中前三个级别的经销商就需要通过购买产品获得相应的级别,而后三个还需要达到一定的累计销量才能晋级。
聪明的你,也应该能感觉到,这不止是微商,是不是还有chuan销那味道了?
03
年入千万不是梦
那么,这些项目是如何收割代理商们的呢?
首先,抛出高利噱头,诱惑大量代理商跑步入场。
比如“316元就能与大品牌王老吉合作”“年收益9500万/年”等,让你幻想加入王老吉、分分钟迈向人生巅峰!
来看看王老吉吉葆的招商宣传,必须得为小编点赞:
创业无门槛,足不出户即可躺赚——
做王老吉,消费代替了投资;只要消费316元就可以成为代理了,316不够一件衣服钱,也不够一顿饭钱,316给面子也好,真正想做事也好,很容易进人,316元通过3-5个月努力你就可以月入几万,十几万!
收入上不封顶,自己来做大老板——
很多平台是日封顶,周封顶,设置了安全阀!在这样的平台中,活儿由你来干,收入多少老板说了算。你做再多的业绩,最多就给这么多钱,封顶了!上限了!
来看看王老吉;收入不封顶,想赚多少钱自己说的算,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日收入几千,过万,甚至于几万你自已决定。因为这里收入不封顶。
大小事公司包办,你只负责躺着赚钱——
王老吉型零售真正解决,约人难,进人难,留人难,成长难,销售难,收获难王老吉产品自带流量,可以不动自己的资源就可以快速动销出货,在整个销售过程中解决了销售难,流量少的核心问题。
而且公司会有全套素材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系统等等的实用工具。在销售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有专门人员服务咨询,快速解决问题。
(来源:王老吉吉葆新零售招商中心)
然后,设置返佣收入模式,吸引代理商发展下线。
代理商们的真实收入并不是靠产品,而是发展下线的收入,具体包括两类:
一是招商代理,以王老吉哔嗨啤项目为例,总代级别每招收一个总代,可赚2万元/人,招收一个高级批发商,可赚2850元/人,招收一个VIP代理可赚450元/人。
高级批发商招收一个同级批发商,可赚2000元/人,招收一个VIP,可赚350元/人。
VIP招收一个高级批发商,可赚1500元/人,招收同级批发商,可赚250元/人。
除此之外,批发商还可以通过层级关系获得额外的收入,也就是分享下线发展下线的收入。
举个例子,假设A为高级批发商,招收了同级批发商B,B再招收同级批发商C,那么A除了可以从B身上获取利润外,还可以从C身上获得收益。
这样的层级关系可以无限发展,A可以推荐无限个B,B也可以推荐无限个C,有几代层级就几个人一起分钱。
二是获取补货利润。每一个代理商线下只要有任何人后续补货,本人都可以获得5元/箱的返利。
同第一种招商代理的计算方式一样,有几代下线就有几人一起平分这个奖励。
显然,在这种操盘模式下,代理模式招商性质大于销售产品。
卖给代理商的产品恐怕比卖给消费者的数量还要多,而代理商们通过招商拉人头获得的报酬远远高于辛苦卖货的报酬。
所以,那些强大的产品功效噱头、销售极其火爆的宣传,其实不过是代理商们为了寻找下一个接盘侠而营造的假象。
04
底裤都能输个精光
然而,“一刹那的花火,全都是泡沫”。
在这种模式下,顶层的人会不断获得丰厚的报酬,而底层的代理不断积压产品,最终一旦崩盘,底层代理将全部沦为炮灰。
事后代理商们发现,自己非但没有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而且把自己的养家钱、手术钱都赔了个精光;不仅自己维权无门,而且反要遭到消费者们愤怒的投诉。
比如此前王老吉吉悠、王老吉吉智事件就曾爆发出代理商集体维权的事件。
据“保障权益你我他”披露,当会员加入王老吉吉悠后,吉悠却一直货源不足,不久就因出现问题停产,然而在所有代理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公司却依然招商。
一些区域代理商缴纳了巨额区域货款(24万—96万)后,没有拿到一件货、没有拿到一分区域补贴款,如此严重违约后代理要求退款迟迟不予退还,金额达数千万。
(图片来源:保障权益你我他)
然而当代理商们试图维权时,负责人却将“太极”打了个漂亮。
(图片来源:保障权益你我他)
而当事件引发了舆论的风波之后,王老吉就会矢口否认,说这些品牌跟自己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毕竟,人家很懂得赚钱要低调的道理,毕竟两者从公开股权关系上与这些品牌并无任何相关,且从未主动公开对这些品牌进行宣传。
不过有些事真的不是能撇干净的。
比如2019年,一款名为王老吉“吉悠”的产品因涉嫌传销引发舆论的轩然大波,尽管广药集团迅速回应称,王老吉与“吉悠”不存在任何关系。但吉悠关联方的确曾经获得广药集团授权,只是已经过期。
05
结语
花招频出、乱象横生的授权产品背后,背后其实反映的是王老吉的焦虑——KPI要完不成了!
2018年12月,广药集团以13.89亿元将王老吉420项等商标专用权系列授权白云山使用。
而按照当时双方签订的《业绩补偿协议书》,王老吉商标资产的业绩承诺期为3年,分别于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完成1.53亿元、1.63亿元和1.71亿元的商标许可净收益。
如累积实现的商标许可净收益未能达到上述要求,则广药集团要对白云山进行现金补偿。
但广药集团授权白云山使用王老吉商标后,业绩承诺完成并不理想,除了第一年踩线完成外,2020年实现商标许可净收益1.2亿元,业绩承诺的完成率仅为75.03%。今年8月19日白云山与广药集团签署延期协议,同时将此前的考核指标顺延一年。
所以,通过授权的形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攫取“王老吉”品牌的收益。但是问题是,即使短时间能赚到钱,也赚的是快钱、短钱而已,反而削弱了品牌的长期价值。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这些非广药系推出的王老吉产品,产品乱象横生、招商疑局频现,不断摩擦着市场和监管层的底线,透支着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对于一家品牌而言,过早地延伸品牌,过度地消耗品牌价值,无疑于玩火自焚。
我们不禁要呼吁,王老吉真的需要爱惜羽毛才是。别让资本,把一家百年老品牌玩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