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7 21:41:50
今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基金大事件:
11月基金公司调研忙 明星基金经理各有心头好!
“估值洼地”成今年最大的坑 何时能抄底港股基金?
前11个月最牛基金大赚122%!基金年末“冲刺”速度不一 部分领跑选手“跑岔了”
“牛市旗手”啥情况?板块在跌 ETF份额却大增25亿份
又有新款基金发售!6只周五开卖限购600亿、锁定7天会是爆款吗?
【基金要闻】
11月基金公司调研忙 这些公司被瞄准!
11月以来,机构共调研了706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基金公司调研了491家A股上市公司,涵盖了医药生物、机械设备、食品饮料、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
“榨菜茅”涪陵榨菜无疑是基金公司最关注的个股,有87家基金公司在11月份对其进行了调研。其中不乏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头部基金公司。
此外,宁波银行、海亮股份、法本信息、海尔生物、华利集团、新宙邦在11月均被超过60家基金公司调研。
明星基金经理各有心头好。11月10日,“公募一哥”易方达基金张坤参与了宁波银行的电话会议。11月16日,张坤再度调研了宁波银行。11月10日,董承非以兴全基金调研人员的身份调研了飞力达,11月24日,董承非又调研了中新集团。11月以来,信达澳银基金冯明远调研了广电计量和中科三环。11月3日,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和农银汇理基金赵诣参加了新宙邦的业绩说明会。此外,赵诣则在11月份还调研了当升科技和嘉元科技。(国际金融报)查看原文>>>
“估值洼地”成今年最大的坑 何时能抄底港股基金?
今年最大的一个坑,就是投资港股市场和美股的中概股基金。比如易方达中概互联50ETF(513050),今年以来净值回落了34.91%,业绩是同类基金中倒数几名。该基金重仓三只港股,腾讯、美团和快手,另外7只是中概互联网公司。
眼看着港股批量腰斩,港股指数全球最熊,还有基金也是大幅回撤,很多朋友开始产生这样的想法,估值洼地已经跌了那么多,是不是可以去掘金了,是不是到了可以贪婪的时候了?
可以关注港股的一个重要指标,AH溢价指数,近年来,A股和H股互联互通之后,AH溢价指数大概在150点的时候,是一个重要的临界值,一旦达到这个点位,可能就是港股的重要低点的出现,可以密切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查看原文>>>
前11个月最牛基金大赚122%!基金年末“冲刺”速度不一 部分领跑选手“跑岔了”
今年前11个月公募基金业绩出炉。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来“翻倍基”为前海开源新经济A和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净值增长率分别达122.55%和117.67%,均由基金经理崔宸龙管理,这与前年广发基金刘格菘和去年农银汇理赵诣“霸榜”情形相似。
同时,收益率接近翻倍的还有长城行业轮动A和宝盈优势产业A,净值增长率分别达99.88%和98.51%。净值增长率超过90%的还有金鹰民族新兴,达到91.30%。紧随其后的是信诚新兴产业A、大成国企改革、东方阿尔法优势产业A、华夏行业景气等12只主动偏股型基金,净值增长率在80%-90%之间。
不过,从近几个交易日来看,部分领跑基金“冲刺”速度不一。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金鹰民族新兴收益率达98.12%,仅次于两只翻倍基,但五个交易日后,年内收益率徘徊于90%左右。同样“跑岔”了的还有信诚新兴产业,截至11月22日,收益率达到92.49%,但最新收益率已跌破90%。( 中国证券报)查看原文>>>
“牛市旗手”啥情况?板块在跌 ETF份额却大增25亿份
四季度以来,作为“牛市旗手”的券商板块走势不佳,且从成交量观察,市场资金的关注度也在降低。据统计,申万证券行业指数四季度以来累计跌幅约为10%。
不过,在ETF基金领域,券商板块却人气渐旺,三大券商ETF基金份额近几日有明显增长。自11月23日以来,华宝中证证券ETF(512000)份额5个交易日内增加7.29亿份;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12880)5个交易日内增加17.15亿份;南方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12900)5个交易日内增加0.47亿份。上述ETF份额近日合计增加近25亿份。
开源证券表示,近期市场机构对券商板块关注度明显提升,年末具有较强博弈属性。该机构看好板块跨年行情机会,并重点推荐大财富管理主线标的,认为财富管理和公募资管利润贡献高的头部公司重估空间超过40%。如后续基金发行情况改善,将成为券商价值重估的重要催化剂。(上海证券报)查看原文>>>
又有新款基金发售!6只周五开卖限购600亿、锁定7天会是爆款吗?
新品常常有,最近尤其多。继北交所基金、增强型ETF、公募REITs等重磅基金产品陆续发行完毕后,本周五,首批6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也将开启发行。
具体来看,6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均设置了100亿元的首募上限和比例配售机制,和货币基金一样不收取认/申购费和赎回费,但需要收取0.2%/年的销售服务费,以及收取0.2%/年的管理费和0.05%/的托管费。此外,为了防范资金空转和沦为机构自营借道避税的工具,这类基金将暂不向金融机构自营账户销售。(券商中国)查看原文>>>
【基金观点】
兴银基金:明年结构性行情将从科技成长演绎到消费板块
2022年,新能源和电子两个细分赛道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在碳中和政策的指引下,新能源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政策扶持;同时,下游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仍在提升,行业自身景气度仍然很高。而电子板块的亮点在于2022年将有望在VR/AR、汽车电子、手机等领域多点爆发。从基本面角度来看,这两个方向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产品的持续迭代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能力,不过仍需结合估值,择机参与。
消费行情的拐点可能会出现在2022年下半年。2021年春节后,核心资产、白马龙头股有了一波明显的下跌,我们认为其中基本面引导的因素不大,主要是杀估值。后面随着利率的缓慢回升,虽然股票市场整体估值中枢下行,但消费板块目前的估值依旧没有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同时,从基本面看,消费板块的真正复苏大概率仍需等到需求侧好转,而这些也依赖于政策流动性宽松,因此消费行情的拐点可能仍需耐心等待。今年必选消费经历了成本的上涨,一些消费企业在逐步进行一定程度的提价,随着价格上涨和明年销量的提升,叠加估值已经逐步回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必选消费的投资机会将比较明显。
嘉实基金:依旧看好高端白酒和医药的长期投资逻辑
对于高端白酒和医药行业的长期投资逻辑依旧非常看好。
消费是一个非常好的长期赛道,这是由于行业属性决定的,消费相对来说变化比较慢的行业,这又导致这些龙头公司能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积累自己的壁垒,积累自己的竞争优势,它比较容易形成垄断,而且这种垄断通常而言是由品牌带来的寡头垄断,这种品牌带来的寡头垄断通常它的壁垒更强、更稳定,所以这个行业非常容易出长跑冠军,拉到10年、20年能够看到很多牛股。
医药仍然是个长期非常好的板块,因为中国在老龄化的趋势中,中国居民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随着收入水平提升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对于健康的追逐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但它确实有一些负面的因素影响,比如国家集采的政策,另外,有很多公司前期涨的比较多,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选一些相对来说政策免疫,长期有空间的行业,比如创新药、消费、消费升级、国际化方向去寻找药物的投资标的,药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