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浙江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42例!需要打好持久战!

2021-12-18 15:00:02

电影投资 https://www.touzitop.com/

导读:

12月5日~16日16时,本轮疫情,浙江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42例。跨省旅行成常态化防控风险点。专家建议,应加强国外或者外省来返人员核酸检测。

当前,浙江疫情防控正引发全国瞩目。

来自国家卫健委官网的数据,12月6日~15日,全国本土新增确诊共551例,其中,318例来自于浙江,占比近六成。从10日起,浙江每日新增病例数开始成为“贡献”本土新增病例最多的省份。

“当前,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最为关键的时期,容不得有丝毫懈怠、半点马虎。”12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举行的疫情防控发布会发出要求,要紧紧扭住疫情不外溢、降总量、早清零的防控目标,顶住压力、迎难而上。

此轮浙江疫情是如何引起的?其防控工作又会给各地带来哪些启示呢?

01

确诊病例激增342例6万余人集中隔离

12月5日16:30,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龙赛医疗集团一份例行的1:10核酸采样检测异常报告,拉响了浙江省疫情的警报。12月6日04:00,涉事男子的母亲、妻子核酸检测为阳性,由此浙江疫情防控之战首次在宁波打响第一枪。紧接着,12月7日,绍兴市上虞区、杭州市萧山区也出现疫情。此后,宁波、绍兴、杭州成为浙江疫情播报中出现的“常客”。

12月16日,来自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的消息,自12月5日以来,到今天16时,宁波、绍兴、杭州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42例。其中,宁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4例;绍兴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4例;杭州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例。疫情最严重的绍兴,其确诊病例数量占整个浙江省的7成以上。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全省6万余人被集中隔离。来自证券时报报道,截至12月13日,已有17家上市公司披露因浙江疫情导致的临时停产公告,多为注册地或子公司在绍兴上虞的公司。

02

跨省旅行感染者引发隐匿传播

综合浙江三地疫情流调信息,跨省旅行感染者引发隐匿传播,并且,接触者又同时暴露于人员集中、流动性强的场所,成浙江此轮疫情迅猛发展的直接原因。

绍兴区上虞区首例病例孙某是上浦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12月7日在日常医疗机构“应检尽检”1:10混检核酸检测中被发现阳性。流调显示,孙某自11月22日起未离开过上虞区,一直在医院按照规范开展核酸检测,至12月1日均为阴性。12月1日-3日,因其奶奶离世,与省外回虞奔丧的堂弟有接触,其堂弟返回省外后于12月7日被当地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当地有知情者表示,这位堂弟其实是生活在上海浦东。随后一同参加葬礼的另一位亲属,在返回杭州后也确诊。以此为火苗,经过菜市场、养生会馆等场所的发酵传播,遂造成今日局面。

宁波市首例患者陈某某也曾有上海出差经历。其曾于11月22日去上海市浦东新区出差并于当晚从虹桥高铁站乘坐高铁返回宁波。12月5日下午16时30分左右,镇海区龙赛医疗集团在例行核酸采样检测中被发现核酸检测结果异常。此后,其相继感染了亲属与家人、同事被感染。一位同事在艾灸馆又传染了多人,病毒至此扩散开来。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基因测序结果综合分析,镇海疫情与省外近期疫情相关联。

12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浙江和江苏三地疫情病例的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为同一起关联疫情。这意味着从陈某某离开上海到其被发现,已经过去了近2周,在2周时间内,已经发生了社区传播。在绍兴,首例病例被发现,其实有着一定的偶然性。该病例恰好是卫生院医务人员,而医疗机构要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假如不是有这么一项制度,那首例病例被发现,可能还要再晚些时间。

绍兴疫情的传播,同两个关键场景的接连失守密不可分。参加月初那次葬礼的一个感染者,恰好又是上虞区大通超市的卖菜摊主。封闭式菜市场人员密集、人流量又大又分散,假如没有严格执行戴口罩、消毒等防疫措施,极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不巧的是,绍兴恰恰就是这么“爆雷”的。而宁波、杭州的疫情传播,又分别跟当地的艾灸馆、餐馆密切相关。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浙江疫情防控中,发现得太晚了或许是最大问题。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在接受8点健闻采访时表示,疫情的早期发现“实际上靠的就是精准防控”,就是要看住高危人群。他建议,比如从国外或者外省回来的人,要加强检测。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早期发现疫情,也可能说明检测的灵敏度或者检测的计划出了问题”。中国县域卫生发现,目前,河南郑州、陕西西安、广东梅州等地已明确要求,外省来返人员需做核酸检测。

来源:县域卫生传媒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橡果资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