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5 20:43:02
在12月25日举行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上,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表示,科创板目前上市公司372家,IPO筹资额5043亿元,股票总市值5.5万亿元。
科创板2019年7月22号开板至今两年半,截至今年7月底两周年时,总市值4.6万亿元。刘逖表示,可比的数据是,上交所主板1990年底设立的,到1992年底时才几百亿市值;创业板2009年底设立,2011年底时市值才8000亿元,“科创板两年多五万亿元,且聚焦在高科技领域,基本形成了规模效应。”
同时,科创板的产业聚集效应、示范效应也初步形成。刘逖透露,科创板372家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芯片和半导体、集成电路大概占据三分之一,约为35%;生物医药占比22%;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位列第三,前三大行业合计基本占比75%以上。
刘逖表示,科创板的设立激发了创投机构投资热情,97%的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前获创投机构投资,一、二级市场良性互动局面初步形成。数据显示,351家科创板公司上市前合计获得2700亿元的股权投资,平均每家企业上市前获得的融资额是7.5亿元。
“科创板上市时平均每家公司融资额是11亿元至12亿元,上市前能获得7.5亿元的融资额,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还是非常大的。”刘逖表示,“科创板企业上市后,PE、VC可以按照正常的途径退出,这些基金再反投入给科技创新的领域,这形成了非常好的良性互动的生态。”
刘逖表示,科创板某种意义上承担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功能,科创板有些制度上的调整,比如一级市场定价、发行、审核;二级市场交易制度、融券调整等,创业板和北交所基本都采纳了。
“以前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总体比较困难,其中一大理由是市场以散户为主,散户为主的市场是阻碍改革的重要约束性条件,个人投资者对复杂且高度市场化的内容适应度不一定那么高,因此改革要缓一点。” 刘逖表示,“科创板已经不是一个以散户为主的市场了,截至今年12月份,科创板市场专业投资人(专业机构投资者和年交易金额超100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接近90%,达到89%,持股占比64%,而2019年12月时专业投资者占比只有72%,持股占比61%。”
“最终希望率先把科创板建设成为一个有高质量流动性的、能够给投资人带来长期投资回报的成熟市场。”刘逖同时称,“科创板从某种角度上也为世界贡献了资本市场发展的中国范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