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7 14:10:10
核心观点:
“租购并举”住房制度下,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政府在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重要实践,是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的关键,在推动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基础上,将最终服务于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目前,从计划、项目、资金途径来看,各地已在加快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预计2022 年将拉动房地产投资2个百分点,有助于托底房地产市场,短期内起到一定的稳增长效果。
为何重点推出保障性租赁住房?
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持续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部分城市住房供需矛盾突出,新市民和新青年普遍存在住房困难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租赁住房市场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城市新青年的诉求,政府有必要扩大政策性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同时,随着房企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的运营模式得到纠正,政府通过全方位的政策扶持,也将鼓励更多主体参与租赁住房建设,培育租房市场。
各地正在加快落实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预计2022 年发力靠前。
2021 年下半年,中央开始督促地方制定“十四五”保障性租赁地方计划,推动地方加快落实。2021 年10 月以来,各地纷纷公布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计划,全国40 个试点地区也在如期执行。2021 年下半年以来,投向保障性住房的PPP 项目开始提速,中央在2021 年10 月末就提前下达2022 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补助资金,待2022 年初开始使用,较2021 年提前2 个月。
“十四五”期间,预计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建近900 万套,涉及1.35 万亿元投资。截至2021 年12 月,共有28 个省市披露“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计划,超过60 个城市被纳入,主要为人口净流入较多的一线和二线城市,常住人口基本在100 万以上。我们估算“十四五”期间,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建规模接近900 万套,涉及的总投资额为1.35 万亿元,约占同期房地产投资的2%-3%,为“十三五”期间棚改投资额的20%。
预计2022 年保障性租赁住房将拉动房地产投资2 个百分点,有助于托底房地产市场。若2022 年建设前倾,假设一季度完成全年任务的1/3,则对一季度房地产投资拉动或提高至3.8 个百分点。
财政资金、银行贷款是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主要资金来源。
财政资金方面,预计通过中央补助资金、地方财政资金、以及土地出让净收益等渠道筹集。银行贷款方面,2021 年建行、国开行授信额度接近1000 亿元。
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推出,是政府在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重要实践。进一步而言,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在推动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基础上,将最终服务于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未来,随着城市新青年逐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长期来看有助于降低居民杠杆,释放消费潜力,加快经济内循环。同时,租赁住房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住房回归居住属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制造业为重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文章来源:光大证券)
文章来源:光大证券